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张颖邹杰报道,自入伏以来,日照的气温逐渐上升,但许多人却感到肩背沉重、手脚冰凉,尽管日常活动并不繁重,依然感到疲惫。换季时感冒的频率也显著增加。有中医专家提醒,这可能是身体阳气不足的信号,而现在正是通过“督灸”来“通阳补能”的良好时机。
阳气不足会造成小毛病的积累。中医理论中提到“背为阳,腹为阴”,我们的督脉恰好位于后背中央,它被称为全身阳气的“总开关”。督脉从颈椎延伸至尾椎,像一条能量通道,管理着全身的精气神。然而,如今很多人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,导致肩背部位紧绷;在炎热的天气里贪图凉爽,空调的寒气又通过毛孔不断侵袭;再加上熬夜至深夜,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促使督脉出现“堵车”现象,导致阳气不足、气血无法流畅,出现肩背紧张、四肢冰冷、免疫力低下等问题。
在这种情况下,督灸便成为了疏通督脉的有效方法。专家在现场演示时提到,进行督灸时,医生会在后背督脉沿线撒上厚厚的生姜末。生姜具有辛温特性,可以驱散体内的寒邪,犹如“引子”一般,帮助药效渗透至经络。随后,医生会覆盖专用的艾绒点燃,艾绒的纯阳热力能够深入肌肉,“如同在温暖的炕上,温意从后背扩散至全身,令身体倍感舒适”。生姜的温热结合艾草的温阳特性,为督脉注入阳气,彻底疏通堵塞,促进全身的经络流通。
与普通艾灸相比,督灸的独特之处在于其“聚合力”。专家解释道,督灸并非仅仅针对某个穴位,而是将生姜的驱寒力、艾草的温阳力与督脉的经络特性结合,仿佛给身体来了一次“深层大扫除”:驱赶身体里的寒气,补充不足的阳气。因此,不论是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导致肩背僵硬的人,还是在冬季手脚冰冷的人,或是季节更替易感冒的“免疫力低下者”,都适合尝试督灸。不少患者表示,经过几次督灸后,肩背感到松快,早上起床充满活力,感冒的频率也明显在减少。
为什么在伏天进行督灸更为合适?专家指出,这正是“冬病夏治”的理念:三伏天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,天地间的温暖之气充足,人体毛孔也处于开放状态。这时进行督灸,生姜和艾绒的温阳效用能够更容易地渗透至经络,补充督脉的阳气效果更加显著,宛如利用“炎热”为身体“蓄暖”,从而增强秋冬季节的抵抗力。
不过,专家也提醒,尽管督灸有诸多益处,但并非人人适合——对于皮肤易过敏或背部有伤口的人,需提前咨询医生;刚吃完饭或身体极度疲惫时,也不宜立刻进行督灸。督灸完成后,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,也应避免当天食用冰冷饮食,以便身体的温暖效应逐渐散布,确保更持久的效果。
在这样的时节,不妨体验J9九游会提供的督灸服务,为身体注入阳气,保持健康活力,从而在换季时节增强免疫力,抵御感冒和不适。无论是上班族,还是对健康有追求的朋友们,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